欢迎来到作文网!
  • 官方微信

    作文网微信

    (www_zuowen_com)
    一手好文 一生受用

作文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写人作文 > 千古风流话周郎_2000字

千古风流话周郎_2000字

2018-08-25 来源:作文网整理

  周瑜,古今第一儒将。
  『羽扇纶巾,雄姿英发』
  周瑜,出生于世家大族,门庭显赫。少年周瑜相貌英俊,体格健壮,饱读诗书,精通兵法,年纪轻轻遍有雄才大略。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饶是没有一丝多余的笔墨,观遍整本,三国当中的众人,被评相貌俊朗的仅此一位“瑜长壮且有姿貌”。瑜虽为武将,却性格温良,举止温文儒雅。他不仅精通音律,而且谈得一手好琴,就算酒过三巡,也能精准无误地辨听出乐曲的阙误,回头予以指点。当时的民间盛,传着一句话:曲有误,周郎顾。足见周瑜风雅卓绝之妙。“羽扇纶巾”现今常被人们比作是诸葛孔明的形象,以而突出孔明的儒雅。而“羽扇纶巾”的真正主人,却是“遥想公瑾当年”中的周公瑾。此时的周瑜,年纪轻轻就已掌管一国兵权,深受信任于内,才略展露于外,志得意满,且有美人相伴,令无数人羡慕不已。
  如此的一位才资绝卓的英雄少年,在《三国演义》罗老的笔下形象却被扭曲地纷繁杂乱,令人叹息委屈。《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是个嫉贤妒能,小肚鸡肠的人物,一生与诸葛亮斗智,最终得下被诸葛亮气死的荒唐结局。这,其实是一个极大地误读,我甚至言以为,这是一种极度的侮辱,一种惨无人寰的扼杀!却知《三国演义》早已深入人心,无扭转之力,唯有悲叹苦兮,为公瑾愤愤难平心中压抑之情。后人根据《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将周瑜误读为一个心胸狭窄之人,事实上,周瑜不仅胸襟宽广,而且多谋善断,是一个几近完美的儒将形象。品读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无人不为他所倾倒。据正史《三国志》所记载,周瑜“性度恢弘,大率为人”礼贤下士,深得众人爱戴。据《江表传》所记,周瑜曾与东吴大将程普有矛盾,程普为东吴老臣,面对资历比自己浅的周瑜,常常盛气凌人,侮辱周瑜。周瑜对此非但不记恨,反而更加恭敬地对待程普。后来,程普渐过悔悟,对周瑜越发敬重。由此可见周瑜谦让服人的人格魅力。
  孙策被刺杀后,周瑜同张昭一同辅佐年少的孙权,周瑜在外忠心耿耿,领兵有方,形成了所谓的“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局面。
  用易中天的一句话:他人品好,修养高,会打仗,懂艺术,尤其精通音乐。所以,“真实的周瑜实乃接近完美的古今第一儒将”一称谓,毫不过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之名真正流传千古源于赤壁之战。
  年轻的大都督周瑜,以其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谋略,以区区几万人的军队击败了数十万的敌军,也正是此刻,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也为东吴保住了根基。
  谋略,智慧,勇猛,英雄,歼敌,奇迹。
  由于受到《三国演义》深厚荼毒,人们长期以来将赤壁之战的最大功绩归功于“舌战群儒”“借东风”“草船借箭”的诸葛亮。实际上,真实的历史是,以上三个故事皆为罗贯中为突显诸葛孔明的谋智奇才所虚拟神化得来,“舌战群儒”和“借东风”根本不存在,而“草船借箭”也并非诸葛亮所为。经正史记载而得,经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只是个初出茅庐的谋士,且并未真正得刘备重用,观赤壁之战全局,诸葛亮唯一的功劳就是当了个游说东吴孙权联合刘备抗曹的小使者。赤壁一战的英雄只有一个,那就是周瑜。
  瑜,生在群雄逐鹿的战乱时代,枭雄并起,也正是这样一个纵观中华悠久五千年历史也才几千年等一回的时局,造就了一代将星,成就了一段传奇。千百年倏忽,逝者如斯夫。纵使大江东去,是激昂奔腾,咆哮卷席着迸溅向前,遥想当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那样英雄伟健的人物,是值得人们仰望,陶醉,痴迷,崇敬地。须臾,却只留给人们一个落寞,孤寂的背影,我嘲讽着演义的作者,何等相出如此“悲壮”的死法,连死也要使这位英雄遭人唾弃,英雄没落……
  错,错,错,大江东去,儒将的身影被击碎在乱石长河之中。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既生瑜,何生亮”,这是谁的心声?周瑜?
  错,是罗贯中。
  罗贯中溺爱崇敬诸葛孔明,神化他,使得这本书中的人物成为了凸显诸葛孔明光环的配饰。诸葛孔明的出山的是时势的转折点,自此,三国的历史几乎成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的个人表演。不仅如此,为了愈加地显示孔明的万丈才情,罗贯中老先生开始了跨域历史的剥削,剥削了周瑜的才情,剥削了周瑜的气度,剥削了周瑜的智谋,最后直接抢夺了周瑜死亡的权利。而,孔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那颗最光芒万丈的太阳。
  小说中,“三顾茅庐”被浓墨重彩的渲染,但正史《三国志》中,仅用了五个字:反三往,乃见。史学家如此简单地描述,可见其中并没有什么值得一写的曲折情节。在魏晋时期,文人崇尚隐居和清谈,推脱出仕只是一种风尚,并不见得是故意的矜持。因而,真实的“三顾茅庐”只是那个时代平常的一种访求罢了。罗贯中却从中爆出了后世闻名后人称奇的《隆中对》。其实鲁肃和周瑜也早有相似的方略,因为当时天下已分隔殆尽,只有西蜀之地可做文章,于是就不免的有英雄所见略同之嫌了。
  我仰望着苏轼所仰望着的英雄。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不够精彩?再来一篇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关于我们 | 营销合作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服务协议 | 投稿须知 | 问题反馈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9032638号-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作文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zuowe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