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作文网!
  • 官方微信

    作文网微信

    (www_zuowen_com)
    一手好文 一生受用

作文 > 非常老师专栏 > 点评文章 > 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来写景:《冬天的雪乡》(一)

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来写景:《冬天的雪乡》(一)

2012-07-06 来源:本站原创

  今天讲一个四年级小朋友的作文,题目是《冬天的雪乡》。

  先来分享几位妈妈的喜报:

  东阳快乐四年级:报告喜讯,我儿子的那篇《雷雨》荣获浙江省课内作文大赛一等奖了。(就是上次老师点评的那篇。)另外还有一篇——《难忘的一次活动》,按照老师的六根六尘和对称法,荣获了全国三等奖。谢谢老师和转播们的辛勤付出!孩子们将以优异的成绩与喜讯来回报你们。谢谢!

  46群玉妈:非常老师,分享一个我家孩子作文的好消息:单元考试作文第一次没扣分,并且当作范文当堂朗读。二个月的付出,大大的收获。想当初,她的作文只能写2-3句话,二个月后竟然能成范文。作文里“头身脚”、对称用得很好。

  27群北京-姗妈:看到老师书上的那篇《小螃蟹》,我想到老师还讲过一篇关于鱼的文章,我教女儿仿写了一个《水蜗牛》,感觉很好,我们这次在“高思杯”作文赛中得了一等奖,作文满分!孩子很高兴。

  上海-君:在这里,要谢谢老师!我家丫头的作文被他们语文老师推荐参加2012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了!这是老师对小家伙的认可,也是孩子进步的表现。

  下面来看一下《冬天的雪乡》的小作者妈妈感言:

  老师,我是以前8群的虫妈,现在转到了48群了,从去年开始一直听您的课,和孩子坚持读课堂记录。

  孩子本来就对语文比较感兴趣,也很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口头表达能力很强,语文老师总认为他口头能力强于书面,之前,我也很着急他的作文如何能提升档次,也着急他为什么不能将自己看的那么多书里的东西都倒出来呢?

  自从跟您学习,明白了:孩子读再多的书,关键是要学会如何读书、如何阅读;也明白了就因为孩子口水多,妈妈更应该学会引导孩子如何将“口水”变成“油水”;要珍惜和孩子一起的时光,“扶上马,送一程”,要当亲子妈妈,建立好的亲子关系,不能亲自作文、不能动不动就给孩子脸色看;知道要克服焦虑,要“坚持浇水、静等花开”,不能做拔苗助长的妈妈,要做坚持浇水、施肥的花农,多关注孩子的成长。

  感谢老师!感谢您教会我和孩子成长与做人的道理。

  再来说作文。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明白了“头身脚”和“帽衣鞋”,也知道在作文中主动用上“对称”和“六根六尘”了(作文八法,我们觉得目前还不能一一地体现在作文里,但我们会继续熏习、继续理解再运用的)。

  孩子也越来越喜欢语文了。这个学期,班主任老师一直都表扬他,作文越来越好、表现越来越棒。

  这篇文章是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去了雪乡后,回来作为寒假作业完成的,基本上都是孩子自己的原话。有些句子,我觉得很有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绿》的味道,应该是听经典、读经典、熏习经典的效果(之前我们虽然也听过,但真正分析和阅读朱自清的作品,还是看了您的分析讲解之后,我们还一起背了下来)。

  文章大量用了色法和意法,中间关于孩子的玩乐部分用了借代法,整体来说,是孩子和非常老师学习之后,我认为这是体现他进步的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文。因为文章是开学就写了,这里我是今天补的,所以辅导的细节我就没有一一介绍了,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导,也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从感言中也看到,这位妈妈是八群的“老人”,一直坚持听课到现在,有如初心,很让人赞叹。特别是妈妈提到的认识:明白了:孩子读再多的书,关键是要学会如何读书、如何阅读;也明白了正因为孩子口水多,妈妈就更应该学会引导孩子如何将“口水”变成“油水”;要珍惜和孩子一起的时光,“扶上马,送一程”,要当亲子妈妈,建立好的亲子关系,不能亲自作文、不能动不动就给孩子脸色看;知道要克服焦虑,要“坚持浇水、静等花开”,不能做拔苗助长的妈妈,要做坚持浇水、施肥的花农,多关注孩子的成长。

  希望大家从这位妈妈的认识中,去体会亲子的意义,体会如何读书、如何积累的方法,体会如何克服急躁的心态,体会“坚持浇水、静等花开”的意义。在孩子学习作文之前,让孩子先感兴趣,很重要;在妈妈亲子之前,先调整好心态,很重要。有好的心态,才能有好的学态;有好的学态,才会有好的结果。

  看一下孩子的原文:

  冬天的雪乡

  冬天的雪乡,最美丽的是皑皑的雪山,是屋顶上垂落的“白云”,是雪地里孩子们的笑声……

  眺望雪山,只见在这幅极为珍贵的画卷中,作为背景的湛蓝的天空中照映着白而发亮的雪上,映衬着来往的洁白如雪的云,可是云已经比以往要显得暗灰了一些了。

  走近雪山,我触摸了一下雪,只感觉雪粒“沙沙”的立即溶化了,像闪电般离去,像隐形般消失……。山上的雪色并不均匀,有的白得刺眼,有的白得明艳,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牛乳,又仿佛是一张张白纸。

  走进雪山深处,我惊诧于雪山的白了,我看见过洁白如雪的白云,见过纯天然的牛奶,却从没看见过雪山的白,雪山的雪白如牛乳,雪山的白如墙壁,雪山的白甚至胜过白云。

  继续前行,我们看见一座座坐落于环山中的村庄,这周村庄周围都是山,升起的袅袅炊烟,在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洁白。看那屋顶上的雪,有的飘悬在房檐边;有些干脆挂在屋顶上卷一个圈,像一大坨奶油,让人口水直下三千尺。

  在雪地上,常常可以看见孩子们已经在雪地上大打出手,打成一团。“这片雪地给你,这片雪地归我们。”“凭什么嘛?我们先看到的”“我说的,你快来,这里有大雪地哦!”“不、就不!”“好啦、好啦,哎呀,大小姐,我让给你,不行吗?”这是一堆男生和一堆女生在争“白地”,然后,“女首领”扬长而去,“男首领”扫兴而归,男生们一见,都挽起了袖子,亮起了胳膊在那里打雪仗。我心里想:“他们不怕冷吗?”……在这冰冷的雪地上,孩子们的气息,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让冬天的雪乡增添了更多的欢笑声。

  如果我再去雪山,我会抓一把雪山的雪粒,抓一捧雪乡的奶油,带一片孩子们的欢笑声,送给你……

  刚才大家在讨论中提到了对称,提到了相片相框、六根六尘、写黑以白,还提到了由远及近,提到了人动景移,提到了抬头收腹。可见,这一段时间的熏习,还是很有作用的。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孩子作文的亮点。

  一是结构。关于结构的问题,我们基本上是每篇作文都在讲。因为结构就是思路,就是章法,就是表达的秩序。结构是孩子们学习作文,第一步需要实现的目标。《实战篇》中也一直在讲,孩子作文观的树立,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作文观,就是结构观。孩子们有了作文观就能明白:一篇作文该如何表达,如何体现。有了作文观,也就加强了表达、沟通的能力。

  本文的题目是《冬天的雪乡》,而本文的头是:

  冬天的雪乡,最美丽的是皑皑的雪山,是屋顶上垂落的“白云”,是雪地里孩子们的笑声……

  可见,本文的“头”是开门见“雪”的头,开得直接明了。作文的主题是“冬天的雪乡”,如果头一个自然段中,没有“雪乡”出现,说不定就写成了“梦乡”。开门见山,能达到直接明了、直奔主题、言简意赅的作用;是保证作文不跑题、不偏离方向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头”中,孩子运用了三个对称句:

  最美丽的是皑皑的雪山,是屋顶上垂落的“白云”,是雪地里孩子们的笑声……

  这三个对称句,与“身子”是相互呼应的。这也是我们一直讲的“头身脚”要保持一致、要步调一致的要求。

  我们讲:读书、积累、写作是一回事。其实,当我们看到这个“头”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对全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

  比如我们学《中庸》,如果能把《中庸》的第一章学懂,可以说后面的内容就不用学了,就全懂了。《中庸》的第一章是: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同样,我们读《大学》,如果真能把《大学》的第一章读懂了,那后面的内容也就懂了。《大学》的第一章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的开头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三纲八目”。

  我们之所以讲这个,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明白文章开头的“头”,是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开卷有益之意。古人写文章,开头就把全文的主旨讲出来了。这是我们读书的一个方法,也是写作的一个方法,这是一回事。我们读书,一个是题目,一个是开头,格外重要。但有很多人,往往懒得看题目,开头随意看,直奔“身子”而去。如果直奔“身子”而去,表面上看似乎内容很多,看着很过瘾,但很难了解主旨,把书读薄。

  大家如果有陈忠实的《白鹿原》,可以回去看一下第一页写的是什么?这本书,我在二十年前左右看过。记得扉页上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白鹿原》讲的是什么?讲的就是清末至文革的一部历史。

  本文的开头,用三个对称、三个角度,提到了雪山、“白云”、笑声。这样,我们基本上就把全文的主旨,或者说把全文的线路摸清了。所以,孩子的这个“头”开得好,很有章法。不仅实现了开门见山,而且实现了开宗明义。通过以上的乱讲,大家理解开头的重要性了吗?

  我们刚才讲到了本文的“头”写的是雪山、“白云”还有笑声。“身子”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写的。一脉相承、前呼后应,很有章法。

  最后的“脚”写得也特别有味道——如果我再去雪山,我会抓一把雪山的雪粒,抓一捧雪乡的奶油,带一片孩子们的欢笑声,送给你……

  所以从结构上来看,小朋友的军姿站得很棒——头正、身挺、脚稳。

  下面,我们再来讲第二个主题:顺序。在讲课前我让大家预习了《提高篇》中第一章——顺序的技法。在这一章中讲到写作的顺序有几个:一是时间变化的顺序;二是空间变化的顺序;三是故事变化的顺序。其它的顺序还有:人物出场的顺序、景物变化的顺序、情感变化的顺序、因果变化的顺序,以及由写景、抒情到议论的顺序。希望大家课后再去认真体会第一章的相关内容。

  本文是一篇集写景与叙述为一体的作文。本文中时间的顺序、景物的顺序、空间的顺序,以及由写景到记事的顺序都十分到位。因为有了顺序,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结构,体现了思路,体现了章法。结构、思路、章法、对称,这四者是一回事。这是我们从理论上来讲的。

  本文中的一个大顺序就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从远处的高山写到稍近处的小村;再由小村写到了更近处的人物。最近反复讲的一首诗: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就是按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来写的。我们再来体会前不久讲过的一篇小学四年级的课文——《七月的天山》。大家来看看这两篇文章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七月的天山(选自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水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水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锻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大家结合《七月的天山》与本文,体会从大到小从远及近的顺序。

  因为时间的原因,今天只能讲到这里了。请大家做好如下的预习:《基础篇》87页的“文字游戏”;《基础篇》133页的《冰雪北海》;《实战篇》114页的《海洋世界一日游》;还有《提高篇》中第一章“顺序的技法”、第四章“反差对比”的技法、第七章“移花接木”的技法,以及第八章“相片相框”的技法。

不够精彩?再来一篇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关于我们 | 营销合作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服务协议 | 投稿须知 | 问题反馈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9032638号-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作文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zuowe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