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作文网!
  • 官方微信

    作文网微信

    (www_zuowen_com)
    一手好文 一生受用

作文 > 非常老师专栏 > 写作方法 > 写作,进行深入性的思维

写作,进行深入性的思维

2012-04-10 来源:原创

  今晚讲课的主题是:如何进行深入性的思维。

  如何进行深入性的思维。关于这个话题的缘起,是因为白天讲课时讲到了“写大以小”的问题,所以我们就想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讲这个“小”的问题,既关系到写作,也关系到观察,更关系到人的思维。对于大人而言,关系到我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对于孩子而言,关系到思维训练的方式、方向。

  随意问几个问题,大家可以试回答,这相当于孩子在问我们问题,我们应如何回答。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汽车?汽车为什么会动?

  刚才有妈妈回答:因为有轮子,所以汽车会动。那么,如果没有发动机,只有轮子的话,车会动吗?如果有汽油、有发动机,但没有人开,汽车会动吗?有汽油、有发动机、有人开,但没有路,能开吗?所以,我们刚才的回答,都是错误的。

  我们再来说第二个问题:苹果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先来做一个小小的试验。我们怎么样来为孩子说明一杯水是甜的?我们可以在一杯水里放上一勺糖,如果觉得不甜,可以加上一勺;如果还觉得不甜,再加上一勺……一直加到感觉甜为止。那么,什么是甜呢?我们换一种试验方式,或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原来我们在一杯水里加了两勺糖,感觉这水是甜的,现在我们问:如果加一勺是甜的,加四分之一勺呢?加八分之一勺呢?只加一粒呢?只加半粒呢?

  通过刚才讲的几个例子,我们再回到常人的思维上来。一般而言,我们常人的思维总是比较倾向于大的、明显的,会往大的、明显的、粗的、大体的、粗放的地方去想,而很少会往小的、细的、精微的地方去想。比如,写作文的时候,写山,一般我们会往大的去写,写群山环绕,写崇山峻岭,写天高云淡,这是一个往大、往粗去思考的方向。那么,如果往细、往小、往精微去写呢?我们可以写山中的小树、山中的小鸟、山中的小花、山中的小溪,甚至我们还可以写小溪里的小鱼、水花。这是我们今天在讲《江冷楼前水》时提到过的。

  我们在那篇《大兴安岭》的文章中可以见到: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啊!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的酒厂酿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我们也可以在《七月的天山》里见到: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刚才大家讲到要慢慢消化,那么我们就来消化消化。怎么来消化呢?再来提一个问题:我们平时吃的米饭是什么味道的?刚才有妈妈回答:是香喷喷的。这个回答,基本是错误的。因为香喷喷是嗅觉。也有的妈妈讲:是基本没味的;有一位妈妈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来讲:米饭是碳水化合物在唾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葡萄糖,所以是甜的。《中庸》里面有一句话: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大体的意思是说:人没有不喝水吃饭的,但是没有多少人能知其味了。这绝对不是笑话。

  我们不从理论上去讲什么碳水化合物与唾液酶的化学作用,要从深入处去体会:吃一口米饭,放在嘴里细嚼慢咽,那一定是甜的。但是,我们为什么吃不出甜味了呢?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吃饭,却不知饭味了呢?因为我们的眼睛出了问题,我们的耳朵出了问题,我们的生活方式出了问题,甚至是我们的大脑出了问题;因为我们只会感知大的、粗的、明显的东西,我们生活的节奏是快的、紧的,思维的方向也是大的、粗的。我们通常都在讲“慢工出细活”,也在讲“萝卜快了不洗泥”,但我们真正地去理解过“慢”吗?我们要求孩子们多观察、勤思考,但我们真正地让孩子们懂得平心静气、凝神静虑,往细微处想过吗?

  有一些孩子可能在学习书法,我们兴许会让他多写多练——这是一个粗放的思维。我们是否让学习书法的孩子停下来,让他盯着字贴,看着字体的结构,甚至对着一横一竖,认真地看上十分钟、二十分钟,甚至是一个小时呢?如果家里有字帖的,现在可以把任何一本字帖找出来,或是我们当下就问一下孩子,毛笔字体中的“王”字或是“三”字的三横是一样的吗?我们再去看看毛笔字的“日”,中间那一横,可以写成一点吗?我们再看看毛笔字“中”的一竖,必须写在正中间吗?我们再看看毛笔字的“口”字或是“田”字,是四四方方的吗?

  刚才,我们讲的是书法。现在我们来问,花开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通常会看到花开花败,但我们真的让孩子看到花开的样子了吗?比如说,现在春天了,北京的迎春花开了,今天的花与昨天的花,有细微的区别,我们让孩子看过吗?再往更细微处来看,我们让孩子们看过这一个小时的花,与下一个小时的花的区别了吗?有一首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我们真的看过——从甚深处体会过桂花落的样子吗?我们通常总是会从大处去看,而几乎忽视了从小处、从精微处观察和思考。

  我们再举个例子,《三字经》里头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初”是什么意思呢?刚才有妈妈回答,是一个人刚生下来的时候。这个答案,具有代表性、广泛性、普遍性,但还没有从甚深处、精微处去思考。刚生下来的叫人,那么还没有生下来——还在妈妈肚子里,在生下来那一刻之前,是人吗?这个思维的方向,与先前我们讲的水杯里加一粒糖,是一样的。那么,胎儿十月叫人,九个月的时候是不是人呢?八个月的时候是不是人呢?七个月的时候又是不是人呢?以此类推,人之初的“人”,什么时候是人,什么时候又不能称其为“人”呢?他们的界限又是什么呢?

  我们在这里,仅从字义上做一些讨论。我们先来理解“人之初,性本善”中的这个“性”。用中国文字的音、形、意中的“形”来解,性是一个“心”加上一个“生”。故知,是“生心之时”为性,有性便为人。简单讲,就是有意识的时候,便可称其为“人”,这是简单讲的。我们甚深地去理解、去思量,就会把问题看得更透一些了。

  刚才有妈妈问到了这个问题:“善”字的解释,应该不仅仅是善良吧?那么,我们就简单地回答一下。在《三字经》中,有一句话: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我们读书,有没有往甚深处想过,为什么把“马牛羊”放在一起,为什么把“鸡犬豕”放在一起?只有深入地去想,才会有深入的问,才会有深入的得。马牛羊是上三品,鸡犬豕——猪的意思,是下三品。过去祭祀是用上三品的。同样,我们还可以从一些习俗成语中去体会:龙马精神——不用扬鞭自奋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五羊开泰,这是上三品。上三品就有好的意思。下三品:偷鸡摸狗、鸡鸣狗盗、笨猪,不好的意思都给了下三品。进而深入地讲:上三品,就有着尊贵美好的意思(辞不能达意)。

  所以,我们来看中国字就有意思了。美好的“美”,上面是头羊;善良的善,上面也是一头羊;“义”的繁体字,上面是头羊,下面是个“我”。这个“善”字,刚才有妈妈讲不是“善良”的意思了,说得很对。这个善,我们从深处来讲,可以说言不能尽意,它含有了尊贵、高等、完美、周全的意思。故而词语的发展,就有了完善——完美之意,就有了善良——良是优的意思,所以就有了完美,而不是简单的善良的意思。

  那么讲到这里,我们又要深入地来讨论另一个问题:“知识”与“知道”,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我们从感性上来讲,比如说烧开的水很烫。这个烫,可以说是一百度,是沸腾的,是冒气的。思维的方向、学习的方向,往粗、往大、往理来讲,就是知识。但是,这个“烫”如果没有触摸过、没有被烫过,那是不能体会的。被烫过的人跟没被烫过的人讲烫,那是永远也讲不清的;没被烫过的人去理解烫,无论用什么样的知识,用什么样的术语,也是不能究竟的。没有被烫过的人,永远沉浸在知识中,而被烫过的人,确是实实在在地体会了烫。前者是知识,后者是知道。知识是别人的,是把别人的东西,装进了自己记忆的大脑。但正如把别人的东西装在自己的口袋里一样,无论如何是别人的。而“知道”,不用记忆,从来不用想起,永远不会忘记,因为那是自己的。由此,往甚深地想,我们让孩子学习了多少属于别人的知识,让孩子掌握了多少属于自己的知道。

  我们在这个群讲作文、讲对称、讲结构、讲“头身脚、帽衣鞋”、讲六根六尘、讲作文八法,有些妈妈听了一天、两天,感觉明白了,但这个明白只是“知识”,没有甚深的思考、体验、行动,怎么能有“知道”呢?如果说考试,来填空:六根()(),相信大部分听过课的都能填对,但是运用起来呢?那就不好说了。问题在于前者是知识,后者是知道。“知识”是把别人的东西记在大脑里,“知道”是把别人的东西换成了自己的能力,这绝然是不一样的。换成自己的东西,唯有一法——行动,变成自己的体验,再把这个体验转换成能力。就如我们知道了烫的科学意义之后,还要用手去碰一碰、触一触一样。为什么我们读了好多的书却百无一用呢?问题在于思维的方向,有一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常的思维,是从大处看——读万卷。其实不然,核心在于往精微处入手——去“破”一卷。吃十碗饭不消化,不如喝一碗粥,好好地消化一下。

  在这里还要纠正一个知识,“读书破万卷”不是说读万本书。过去的书是一卷一卷的,一本书有好几十卷。比如我们现在读的《论语》,在过去会分成好多小册子——卷。如果我们粗粗地按一本书二十卷来算,一万卷最多也就是五百本书。所以,我们有些妈妈让孩子拼命读书,读一万本,那是一个误区。《庄子》里有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用有涯对无涯,贻也。简单的意思是说,知识是无穷尽的,人生是有长短的,用有限的生命去学无限的知识,是很笨的,是会贻误人的。不能“知道”只去“知识”,那就是会浪费时间,害人不浅,耽误功夫的,只有当你“知道”的时候,才是“一经通、经经通”的时候。如果只是知识,即便读了万卷也通不了,读万卷是贻也。所以,我们要讲深入一门,深入一门就是要“知道”。“知道”就是从细微处,从精微处思考、体会、感悟。

  《金刚经》的开经偈是武则天写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第一句话:无上甚深微妙法,就是讲要从深处、从微处、从妙处去体会,去思考、去观察,如果不能从深处、从微处、从妙处去体会和思考,那只不过是五千多字的知识罢了。同样的,我们在学经典的时候,那怕就是学《三字经》、《千字文》,不从精微处体会,那背会了又怎么样呢?知识罢了!“知识”只能应对考试,但应对不了生存。而“知道”是一种能力,可以应对生存,考试又何在话下呢!

  想一下,我们为了求知,浪费了多少的时间与精力;我们不去求道,浪费了多少的时间与精力。而当我们面对孩子什么都知,而什么都不能的时候,这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时候。孩子们对知识了解得头头是道,有什么用呢?知识只是记忆,久了会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过去学了很多的知识,但大部分还是会忘记的原因。但“知道”不是记忆,而是能力。就如我们学会了游泳,就再也不会忘记;就如我们学会了开车,就再也不会忘记一样。只要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方向是从精微处入手,对孩子的思维从细小处入手,从知道的方向努力,而不是冲知识的方向浪费,相信孩子一定是优秀的。写作如此,思维如此,读书如此,学习也是如此。观察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重新回到《中庸》的那句话来,孔子为什么会讲: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因为他知道了,所以处处是道,吃饭喝水都体现了细微的“道”的道理。

不够精彩?再来一篇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关于我们 | 营销合作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服务协议 | 投稿须知 | 问题反馈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9032638号-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作文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zuowe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