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作文网!
  • 官方微信

    作文网微信

    (www_zuowen_com)
    一手好文 一生受用

作文 > 高考作文 > 高考题库 > 2010年高考湖南省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0年高考湖南省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0-06-08 来源:作文网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语文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祥瑞xiáng馥郁fù窈窕yǎo螭宫折桂chán

  B.聪颖yǐng仰慕mò芳謦xīn龙驹凤雏chú

  C.幽婉wǎn荣膺yīng醇美shún岁稔年丰rěn

  D.涟漪yī富庶shù澄澈chéng万擎争流huò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湖南地处内陆而不能被内陆意识束缚,位居中部而不能甘居中游,这是毋庸置疑的。

  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恢弘气势和精彩表演,强烈地震撼了观众。

  C.素有“自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誉的景德镇瓷器,备受消费者青睐。

  D.候鸟们凭着体内孕藏的惊人能量,一路搏击风雨,书写了万里迁徙的生命奇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

  B.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

  C.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D.楼阁新成花欲语

[点击查看答案-可下载word版试卷]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诸葛孔明陈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倡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想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谲也。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迭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邦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日:“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辩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失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谲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这之言则然。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下奇才也!”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共少戒也。

  (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敌:敌人

  B.故常伺孔明之开阖伺:窥探

  C.仲达出兵拒之拒:抵御

  D.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见:现成的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C.宥过无大刑/散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9.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诸葛亮的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B.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邦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关于仲达用大话欺骗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

  C.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书生式的迂腐议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

  D.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4分)

  译文:

  (2)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3分)

  译文:

  (3)引军而济,背水为垒。(3分)

  译文:

[点击查看答案-可下载word版试卷]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好事近①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答: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涉江采芙蓉,               。采之欲遗谁?               。(《涉江采芙蓉》)

  (2)不违农时,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点击查看答案-可下载word版试卷]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志愿精神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日常化的人文精神。作为促进社区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成员个人身心完善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志愿精神在日常生活层面的实际体现形式就是志愿行动。志愿精神的兴起,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式,体现了在不同层面上的功能。

  志愿精神的兴起和志愿行动的产生,在社会运行层面上将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对于人的社会化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使社会成员接受基本的社会准则,塑造具有社会取向的价值观,从而形成潜在的服务社会的行动倾向,这就是

  它的社会教化功能;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能够起到将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进行凝聚和团结的作用,它提供了同一个场景和机遇,使他们共同参与到同一项活动中,甚至还会起到聚合各种社会资源的作用,这就是它的社会整合功能;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号召作用,而且这种召唤常常是以无声的形式进行的,但是,其超越性的社会关怀又是使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无法抗拒的,从而会最终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这就是它的社会动员功能;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能够以其实际的效应,广泛地宣传并大力地弘扬最具有普遍性的、作为最能够表达优秀文化成分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而且在越重大的社会事件中,这种特征就会表现得越鲜明,这就是它的社会导向功能。

  志愿精神的兴起和志愿行动的产生,在人的发展层面上也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体现了社会成员对价值合理性的追求。现代化的物质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工具合理性的追求,然而,现代化进程的悖论特征之一就在于,对工具合理性的关注常常极大程度地抑制了价值合理性。因此,为了防止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进程中出现畸形走势,强调价值合理性的意义就会显得极其重要。而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的意义之一就是体现出了社会成员以及社会本身对于价值合理性所作的追求。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表达了社会成员对人本化取向生活的向往。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时候,社会运行节奏加快,社会竞争状态加剧,社会流动范围扩大,个体价值取向增强等,使得社会成员对于高情感的向往和对于集体生活的需求表现得日益突出。而在表达志愿精神或参与志愿行动的过程中,过一种富有意义的集体生活,实现自己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善良愿望,可以充分地表现出其中内含的人本化取向的生活目标。

  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成为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社会角度看,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成为社会凝聚其成员的一种重要场域;从社会成员角度看,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则成为社会提升其成员素质的一个平台。正是在自愿参与公益事业或提供公共服务的实际行动中,社会成员实现了其精神境界的提升,完成了其价值观念的变化和人生经验的丰富,甚至促进了其自身知识的扩展和技能的增强,而这一切的经历及其感受也必将成为生命中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志愿行动所体现的功能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层面的一项是

  A.“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玉树抗震救灾行动中,全国各族人民心系灾区,目前已为灾区捐款45亿多元人民币。

  B.“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快乐天使”们长期坚持照顾孤残儿童,实现了帮助他人的善良愿望,收获了快乐和幸福。

  C.“一个也不能少”,希望工程志愿者们以他们的满腔热忱和无私行动,唤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失学儿童的真诚关爱。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区服务志愿者“一对一”定人到户帮助孤寡老人,弘扬了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志愿精神通常具有自愿性、公益性和亲身参与性的人文内涵。

  B.志愿行动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具体化和日常化的实际体现形式。

  C.社会成员追求工具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物质成就的获得。

  D.社会成员在当前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强竞争和高情感将更为向往。

  15.简要谈谈,如果缺乏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人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6分)

  答:

[点击查看答案-可下载word版试卷]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一朵午荷洛夫

  这是去夏九月问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种结论岂不太过罗曼蒂克。”“你认为……?”

  “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

  记得那是一个落着小雨的下午,午睡醒来,突然想到去博物馆参观一位朋友的画展。为了喜欢那份凉意,手里的伞一直未曾撑开,冷雨溜进颈子里,竟会引起一阵小小的惊喜。沿着南海路走过去,一辆红色计程车侧身驰过,溅了我一裤脚的泥水。抵达画廊时,正在口袋里乱掏,你突然在我面前出现,并递过来一块雪白的手帕。老是喜欢做一些平淡而又惊人的事,我心想。

  这时,室外的雨势越来越大,群马奔腾,众鼓齐擂,整个世界茏罩在一阵阵激越的杀伐声中,但极度的喧嚣中又有着出奇的静。我们相偕跨进了面对植物园的阳台。“快过来看!”你靠着玻璃窗失神地叫着。我挨过去向窗外一瞧,顿时为窗下一幅自然的奇景所感动,怔住。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大者如鼓,小者如掌,雨粒劈头劈脸洒将下来,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来源:学*科*网]

  我们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叶如盖,俗气一点说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为它有那一把瘦长的腰身,风中款摆,韵致绝佳。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着脸的动物,专注而矜持,显得格外英姿勃发,矫健中另有一种娇媚。雨落在它们的脸上,开始水珠沿着中心滴溜溜地转,渐渐凝聚成一个水晶球,越向叶子的边沿扩展,水晶球也越旋越大,瘦弱的枝杆似乎已支持不住水球的重负,由旋转而左摇右晃,惊险万分。我们的眼睛越

  睁越大,心跳加速,紧紧抓住窗棂的手掌沁出了汗水。猝然,要发生的终于发生了,荷身一侧,哗啦一声,整个叶面上的水球倾泻而下,紧接着荷枝弹身而起,又恢复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我们也随之嘘了一口气。我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一片浓烟刚好将脸上尚未褪尽的红晕掩住。

  也许由于过度紧张,也许由于天气阴郁,这天下午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的话外,一直到画廊关门,我们再也没有说什么。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这次我是诚心去植物园看荷的,心里有了准备,仍不免有些紧张。跨进园门,在石凳上坐憩一下,调整好呼吸后,再轻步向荷池走去。

  噫!那些荷花呢?怎么又碰上花残季节,在等我的只剩下满池涌动的青叶,好大一拳的空虚向我袭来。花是没了,取代的只是几株枯干的莲蓬,黑黑瘦瘦,一副营养不良的身架,跟丰腴的荷叶对照之下,显得越发孤绝。这时突然想起我那首《众荷喧哗》中的诗句:“众荷喧哗/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

  午后的园子很静,除了我别无游客。我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呆呆地望着满池的青荷出神。众荷田田亭亭如故,但歌声已歇,盛况不再。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繁华与喧嚣,到处拥挤不堪;现在静下来了,剩下我独自坐在这里,抽烟,扔石子,看池中自己的倒影碎了,又拼合起来,情势逆转,现在已轮到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了。想到这里,我竞有些赧然,甚至感到难堪起来。其实,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

  当有人在欣赏我的孤寂时,我绝不会认为他有任何罪过。朋友,这点你不要跟我辩,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今年花事已残,明年照样由根而茎而叶而花,仍然一大朵一大朵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接受人的赞赏与攀折,它却毫无顾忌地一脚踩污泥,一掌擎蓝天,激红着脸大声唱着“我是一朵盛开的莲”,唱完后不到几天,它又安静地退回到叶残花凋的自然运转过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来接唱。

  扑扑尘土,站起身来,绕着荷池走了一圈,绕第二圈时,突然发现眼前红影一闪而没。我又回来绕了半匝,然后蹲下身子搜寻,在重重叠叠的荷叶掩盖中,终于找到了一朵将谢而未谢,却已冷寂无声的红莲,我惊喜得手足无措起来,这不正是去夏那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吗?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读本②·一朵午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节)

  16.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4分)

  答:

  17.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4分)

  答:

  18.概述文章所表现的荷之美。(6分)

  答:

  19.结合两次观荷,谈谈“我”在思索“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这句话的过程中,思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点击查看答案-可下载word版试卷]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6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水中的倒影【俄】亚.索尔仁尼琴

  在水流涌动的水面,无论是远还是近的倒影全都辨认不出,即便水流清澈,即便水流上没有泡沫,--在经常涌动的水面,在永不休止的水的替换中,倒影是不真实的、不清晰的、难以理解的。

  只有当水流穿过一道又一道河抵达一片安静、开阔的海湾,或是在小河湾中驻足,或是在水波不兴的小湖中安卧,--只有在这些地方,我们才能在镜子般的水面上看到岸边树木上的每一枚叶子,淡淡白云中的每一抹云絮和天空那丰满而又蔚蓝的深处。此亦似君,此亦如吾。如果说,我们百般努力,至今仍未看见、仍未观照到不朽的、清晰的真理,这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还正在向某处运动,我们还正在生活?……

  在运动中能否清晰地辨认事物或认识自我,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见解。100字左右。(6分)

  答:

  21.下面是选自《光明日报》的4条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6分)

  外交部发言人:

  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澳联邦通讯部长表示

  网络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

  瑞士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答:

  七、写作(60分)

  22.请以“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点击查看答案-可下载word版试卷]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A 2.D 3.C 4.D 5.B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

  16.明指“我”欣赏池荷的时间;暗寓荷的生命状态,已由“喧哗”走向“寥落”,“将谢而未谢”,但它安静地等待来年再唱,在“我”心中永远是“盛开的”。

  17.通过“诚心”“紧张”等描摹“我”的心理,标明第二次看荷前“我”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期待,该段是全文的关节所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紧承上文,而“再轻步向荷池走去”则引领下文。

  18.①形象美:由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韵致美;在雨中英姿勃发的矫健美。(3分)

  ②精神美:风雨中的伟岸、挺拔的气质美;将谢未谢而安静温柔的孤寂美;接受命运安排,等待生命第二次接唱的平和美。

  19.第一次观荷,面对雨中之荷矫健、挺拔、矜持的形象,听到“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我”有些不解,这引起了“我”的思索,也引发了“我”的第二次诚信观荷。第二次观荷在花残季节,面对“空虚向我袭来”,“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我”由此悟出“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从而认识到“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欣赏孤寂也不是“一种罪恶”,生命在澄明的自我关照中得到升华。两次观荷,围绕“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展示出“我”“不解-思索-感悟-升华”的心路历程。

[点击下载word版试卷]

>>>>更多2010高考语文试题

2010年黑龙江高考语文试题(word版)
2010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word版)
2010年高考江西省语文试题(word版)
2010年高考陕西省语文试题(word版)
2010年高考辽宁省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 案)
2010年高考浙江省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 案)
2010年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 案)
2010年高考湖南省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 案)
2010年高考天津市语文试题(word版,含 答案)
2010年高考福建省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 案)
2010年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word版)
2010年高考上海市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 案)
2010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word 版含答案)
2010年高考安徽卷语文试题(word版)
2010年高考全国卷一语文试题(word版)
2010年高考四川省语文试题
2010年高考江西省语文试题
2010年高考重庆市语文试题
2010年高考海南省语文试题

2010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2010年全国各省高考作文题目大全

2010年全国高考状元榜

2010年军训作文专题

不够精彩?再来一篇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关于我们 | 营销合作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服务协议 | 投稿须知 | 问题反馈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9032638号-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作文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zuowe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