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作文网!
  • 官方微信

    作文网微信

    (www_zuowen_com)
    一手好文 一生受用

作文 > 高考作文 > 高考写作素材 > 2010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浙大海归博士涂序新跳楼之死

2010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浙大海归博士涂序新跳楼之死

2009-11-02 来源:网络资源

  【背景素材】

  9月17日,在浙江大学任讲师的一名海归博士留下6页遗书后跳楼自杀。在跳楼前6天,他刚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网络盛传浙大曾给该博士口头承诺,却未能履行。这位博士在遗书中说,“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相关材料】

  意外的抑郁

  他遗书里说当初决定下得草率

  无从考证涂序新博士是否也有相似的心理落差。据他的亲属转述,他告诉家人,工资是按副教授资格发放。

  涂博士出事前,他的工作仍在按部就班进行,并担任了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也是在8月,他开始焦虑,并开始服用药物帮助睡眠。

  涂博士的学术潜力已经部分得到了证明。用Googlescholar(谷歌学术搜索)可以搜到他发表的6篇学术论文,其中3篇发在SCI核心期刊。涂的研究,集中在岩土工程的计算方法和模型领域。在国内大搞工程基建的背景下,应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他的妻子和至亲眼里,涂博士一直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在芝加哥朋友眼中,涂博士对人热情宽厚开朗,对学术潜心追求。高中同学在回忆时,也无法把他和焦虑联系起来,在没有丁俊晖的年代里,只有小混混才打桌球,而涂博士的桌球技术是那一帮同学里最好的。

  可以确定,即使焦虑过,涂博士在8月还没有绝望。9月11日,他还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

  然而6天后的9月17日凌晨2时,涂博士从11层楼顶跳下。留下6页遗书,遗书里,他没有责怪任何人。不知何故,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猜测

  职称与坠楼

  网络盛传浙大曾给涂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学校认为指责不合常理。

  从9月11日填报申报副教授信息到9月17日跳楼,涂博士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的死,最初是由分管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治安工作的派出所介入调查的。记者咨询了杭州公安局西湖区分局政治处,一位负责人告知,两天后,派出所询问了他的朋友、亲人、邻居、学校,警方排除了他杀嫌疑。

  9月底,建工学院的网站上挂出了涂博士的讣告,解释了涂博士的死因———“因病”“坠楼”。浙大说,这是最后的调查结论,目前善后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但学校没有具体解释“因病”和“坠楼”为何会联系在一起,他们说,这涉及涂博士的个人隐私。

  涂博士死后,各种猜测仍然在网络上发酵。有归因于学校,有归因于家庭,有归因于博士的心理素质。人们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揣摩、猜测。网络盛传浙大曾经给涂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

  对这种指责,浙大觉得不符合常理。

  建工学院党政办公室科长金卫勇告诉本报记者,涂博士出事后,他们专门查看了学院和他来往的E-mail,都是“教职”字样,没有出现“副教授”。

  人事处副处长朱晓芸向记者介绍,“教职”的意思是,涂博士在海外有两年的博士后研究经历,按惯例一进校就至少是讲师。至于能否拿到副教授职称,则要看9月的评定。浙江大学一年有两次高级职称评议,第一次是5月的特评,专门针对海外归国人员,第二次是在9月,针对全校教职员工。

  但不知何故,涂博士没有报名参加5月的特评,一些信息表明,他认为参加9月的评定更有把握。

  而涂博士“因病坠楼”正好发生在9月职称评定期间,距离他填写申报信息不到6天。舆论普遍猜测,他的死是否和提前知道了评选结果有关,是否有人提前找他谈过话。

  学校有关方面否认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建工学院说,9月上旬只是报名,工学部还没有公布文件,确认评选标准。

  工学部是由土木、材料、环境等工科院系的资深专家组成,是相关院系高级职称评定的责任机构。岩土所所长陈云敏正好在这个机构担任副主任。他也否认有人能左右评选结果,他说,职称评定是民主评议,不是谁能说了算。

  至于是否有人在职称评定前后找涂博士谈过话,已无法考证。人事处说,参评应该是涂博士的权利,谁能找他谈话让他不要参评?令他们感到惋惜的是,按照涂博士的条件,评副高职称并非没有把握,或许按正常的程序他是能评上的。

  9月中旬,涂博士诊断出抑郁症,遗书里,他没有责怪任何人,他说,我只想安静地离开。

  不知何故,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高危群体

  他们从小就承担了太多社会期望,而以世俗观念看,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未立刻接近成功。

  从归国到坠楼,不过3个月,涂博士就从逐渐焦虑到抑郁。他的死已经由浙大上报教育部。

  9月29日,涂的追悼会在杭州殡仪馆举行。他是金华人,他的朋友、亲戚、同学从金华赶来,把大厅挤得满满的。他所在的建工学院部分领导、师生也参加了追悼会。

  追悼会上,当着所有亲朋好友和同事的面,何晶泣不成声。追悼会的第二天,是女儿三岁生日。何晶希望,亲友在女儿懂事之前,帮她为孩子编一个美丽的谎言。耐人寻味的是,在她断断续续不多的言语中,她特别强调了涂序新发表的3篇SCI核心期刊文章,他的成绩是任何人都不能抹去的。

  涂博士从小到大都是家庭的骄傲,家族弟妹学习的榜样。失去这个儿子、弟弟,他的父母、姐姐痛不欲生。他们不敢相信他已经离开。他的姐姐现在还无法正常上班。妻子也沉浸在悲痛中,和女儿度过了一个最难过的中秋节。

  同在建工学院的一位年轻同事为他感到异常惋惜。这位年轻老师也同样是拿着低薄的薪水,年近而立,从小到大背负了太多希望,却仍然无法回报父母。

  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说,涂博士刚回国,适应环境有一个过程。学校让他当新生班主任,还让他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的筹备工作,正是帮助他适应。但从事后看来,对他的关心还是稍微少了一点,没有注意到他的状态。他说,如果本校毕业,还有一个现成的朋友圈子可以倾诉。涂博士事件后,对青年教师会有更多关心辅导,特别是对从外校来的年轻教师和年轻海归人员。

  涂博士所在的建工学院开始找年轻教师谈话,让他们有什么困难要和学院说。

  年轻海归并非人们通常想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有知识有文化,也有前途。然而事实是,他们也是一个高危群体。他们从小就承担了太多社会期望,而以当代中国社会的世俗观念看,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并没有立刻接近成功。

  S现在香港某所高校当博士后,她和涂博士同一年出生。她说,他们这一代人从小是好学生,却错过了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她特别能理解涂和他的妻子。

  追悼会第二天,正好是涂博士女儿的三岁生日,孩子还远未到懂事的年龄。鲜花丛中的父亲形容瘦削,无法吸引她的注意。她似乎认为,父亲只是睡着了,还会再醒。

  但她的父亲涂博士永远不会醒了,父女有一张合影,孩子坐在父亲肩膀上,脸上写满笑,涂博士两手紧紧抓着孩子的脚,笑盈盈地望着镜头。这样的合影今后不会再有。涂博士只能在照片上看着女儿慢慢长大。

  老同学追忆“他是我们中的牛人”

  “土匪”是他初中时的外号,我曾经听他说,到了大学,他升级叫做“屠夫”了。一个身高和相貌都是一等一的帅哥摊上这么个名字还能沾沾自喜,应该知道他是一个乐观通达的人。随便说一下,我的绰号叫“无赖”,但我却是小鸡肚肠耿耿于怀,谁这么叫我都会咬牙切齿一番的。

  他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但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这点毫无疑问。如果说抛开他硕大的耳朵和手脚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的毛笔字是自小一直到大学都没有停止(练习)。还有就是球打得好。我说的球是台球。在我们那个年代,那个没有丁俊晖和傅家俊的时代,打台球是街头混混才干的事情。我永远记得在海淀图书城附近,一干同学打台球被“土匪”涮得一塌糊涂的场景,他那谦虚的得色至今我还能回想起来。要说玩,他是一个会玩的人。简单地说,他是我们那批人中的牛人。要说吃,他也能吃,一次请客带我们去清华墙外的一个晒麦场,7元钱一斤的涮羊肉吃得人人肚圆。一个会玩会吃的牛人倘若又是年年清华年级第一,世界顶级的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博士,那算不算一个super牛呢!顺便说一句,这小子口才和笔头功夫那也是一流的。倘若说一定要挑个毛病的话,如果他觉得他有道理,他是绝对不会低头的。还有就是,他爱脸红。

 


  【相关评论】

  海归博士死于大学的“大师梦”

  《华商报》10月22日报道,9月17日,在浙江大学任讲师的一名海归博士留下6页遗书后跳楼自杀。在跳楼前6天,他刚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网络盛传浙大曾给该博士口头承诺,却未能履行。这位博士在遗书中说,“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回国后没有科研可做、每月除去房租只剩下2000元、超高的房价……等等,被认为是海归博士自杀的原因。令人关注的是,他是浙江大学“1311计划”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这就让人纳闷:引进的“学术骨干”,回国后为何难以开展科研?为何待遇如此之低?

  浙大的“1311计划”其实已透露出答案,据悉,“1311计划”团队的组成是,100位大师,300位核心人才,100个创新团队,1000个学术骨干。我不知道那位博士回国前,是否根据这些数据做过算术。这里不妨简单算一下,100位大师,按每位年薪50万计算(22日的《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大学准备引进10至20名杰出人才、80至100名学科带头人,最高年薪可达百万元人民币,50万年薪只是武汉大学的一半),就是5000万,再按每位科研启动经费200万计算(对“大师”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就是2个亿。也就是说,仅100位“大师”就要花去两个来亿。还需要继续计算300位核心人才和100个创新团队吗?这一路算下来,算到学术骨干,留下的资源就可怜得剩那么一点点了。

  媒体的报道,也揭示出“计划”的主体是大师们:位于浙大紫金校区的教师宿舍区里,还预留着近百套没有出售和分配的住宅。不过,那些都是给“大师”们准备的。100位大师,好大的气派!可问题是,放眼全中国高校,有多少真正的大师?分析今日一些高校的“大师”人物,水平不一定是“大师”,条件待遇却一定是“大师级”;更有众多“大师”级人物,多处兼职,处处领薪,早先浙大传出的院士课题组论文造假案,当事的院士,是浙大聘来兼职任院长的,每年到校工作时间不长,连自己署名发表论文也“不知情”,不知浙大是否给他“大师级”年薪?

  在高校的“大师情结”之下,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朝少数的“大师级”人物集中,普通的教师,只有跟在“大师们”、“准大师们”之后打工,卖苦力,拿着糊口的工资。学术的理想和激情,在不能自主的科研中,渐渐丧失,所能生出的“理想”就是,有一天媳妇熬成婆,挤入“大师”队伍,然后拥有学术资源的配置权,再让一帮年轻人干活,自己坐享其成。也有的年轻人接受不了现实,比如这位博士,发出“残酷、无信、无情”之叹,做出极端之举。

  有研究表明,物理学、化学、医学、经济学等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成果平均年龄为40。16岁,35岁取得成果最多。并指出,一生中黄金创造期大致是26岁至46岁年龄段。因此,重视为青年学者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国际上的共识。在美国的博士教育中,几乎很少有博士没有全额奖学金的,读博士期间,博士们就不为自己的生计担忧,全额奖学金足以让他们全心投入研究。而获得大学教职之后,一个普通讲师就可以独立开展研究,可以指导博士生。

  我国高校近年来办学资金越来越充裕,但是,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好转,原因就在于学术资源的配置,掌握在行政权、学术权拥有者手中。与国外大学一校之内教授待遇相差不大不同,国内高校不同学科、不同学术头衔的教授,待遇相距很远,有的甚至达10倍,更不用说普通教师与那些“大师级”教授的待遇差距了。

  在中国高校的“大师计划”之下,有为的青年学者要么陷入焦虑,要么走上“运作大师路线”。这样的大学大师梦,也可能只是做梦了。这次海归博士的自杀,能否惊醒大学的美梦呢?

  从涂博士之死看横在“海归”和国人之间的那道鸿沟

  这几天来,海归博士涂序新坠楼自杀事件在海内外华人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有人唏嘘,有人扼腕,有人撰文抨击国内高校管理体制不透明及黑箱操作,更有人大声疾呼中国日趋盛行的官本位及学术圈子的不正之风,不知道已经或行将把多少人推向绝境。

  想想涂博士之死之所以引起如此众多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一位“海归”。海归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被国人当作话题来议论,应该只是近十年的事。尽管在八十年代就有学子学成回国,但那时真是凤毛麟角,而正因为尚属稀有之类,才会被国家大树特树为典型和榜样,因此而受到特殊礼遇,所以也才会有陈章良,等等。今非昔比,如今的海归从数量到规模都已经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了一个社会群体,这么一大群人,如果仍然奢望什么特殊礼遇,显然是不那么现实了。反观国人对海归又是持着怎样的心态呢?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国人对海外华人持有怎样的心态。说一件小事,记得八十年代中期,某影星(当时在美国留学)被邀请参加有一年的春晚,她一上台开口便说:“你们中国人有句俗话………”(具体内容已记不大清楚了)。就这短短的一句话,使全体国人哗然。当时自己也属国人之列,听她这句话也特不顺耳,对呀,你才出去几天,就对着我们说“你们中国人”,这心也变得忒快了点吧。那时幸好没有互联网,不然就凭咱国人骂人的本事,还指不定把她骂成个什么样呢。一件小事,却足以使人认识到在海外华人与国人之间的确横着那样一道看不见却感觉得到的鸿沟。

  说到鸿沟,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由于所属阶层的不同,由于种族的不同,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甚至由于性格及处世方式的不同,都会造成人们彼此间的陌生感,久而久之,鸿沟便因此而形成了。

  如果要深究海外华人与国人之间的鸿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不说您也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想八九十年代的中国那叫一个穷,那时的海外华人那叫一个风光噢。咱国人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当然不乏有人羡慕至极便生嫉妒,嫉妒至极便生出忿忿不平。这道鸿沟由于咱中国人对于贫富的敏感而日渐其深。这时假设咱各过各的日子,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无事。可是你海外华人若选择了海归,那麻烦也就来了。

  这里给你讲一个海归老姐的真实故事。记得九十年代初,单位里回来了一位海归(其实那会儿还没海归这个词),她是在美国拿了个硕士学位,也许是因为个人的缘故又回到原单位。当时听说上级领导有意要提拔她,原因嘛,除了她个人的能力之外,与她的海归身份也不无关系,那时的海归还真是寥寥无几。可底下那些中层领导一听就炸锅了。“凭什么呀,我们在这辛辛苦苦地工作,而她去美国舒舒服服地逛了今年,喝了几瓶洋墨水,今天跑回来,就要比我们高一筹啊?”“对呀,要是她有本事,就该在美国混,混不下去了,跑回来还充什么人才!”直到今天,我都不会忘记当年那些老头老太婆们的嘴脸。唉,人哪,为了生存或者生存得比别人更好,那踩践起别人来可真是什么都顾不得了,即使是知识分子读书人也不例外。在这种群情激愤的大氛围下,那些想提拔她的领导也不敢斗胆包天,不得不重新考虑。可怜这位海归老姐,终究是寡不敌众。尽管与那些同龄人相比她有些才华,也十分敬业,但是她自始至终都没能逾越那道鸿沟,因为她不肯改变自己,也不肯向现实的社会环境低头。

  纵观今日之中国,经济发展了,人们富裕了,国人对于海归的心态是不是就有所改变了呢?笔者有一位朋友自德国某大学拿到了本专业顶尖的博士学位,又在那里做了几年的博士后,于五年前回国受聘就职于某大学为教授,不过至今都不是博导。听他的同学谈起他,都啧啧地为他惋惜,据说如果他不出国,恐怕早就是博导了。他的那些留校的同学,科研成果平平,可人际关系挺熟,几乎都混上了博导。还好,我的这位朋友想得开,没像涂博士那样去走绝路。可听听他的同学又是怎样评价他的:这老兄,留洋都留傻了,连脑子都有点德意志了。看来土鳖是永远要盯着海归的了,即使你表现得大智若愚,人家也会另有说辞,谁让你曾经有过与人家不同的海外经历呢。横在国人与海归之间的这条鸿沟是很难消除的,特别是在职场如杀场的今日中国。

  如此看来,作为海归,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必须认识到在你尚未“归”来之时,国人早已将你划为另类,这就像当年给知识分子戴上个“臭老九”的帽子以有别于工农大众一样。所以,你的全部努力理当是努力跨越那道鸿沟,直至彻底消除那道鸿沟,与国人融为一体。任何骄傲自满的情绪都是要不得的,除非你做你自己的老板。人在无法改变社会的时候,就只好改变自己。这话听起来有点消极,但却是人在现实面前无奈的选择。

  其实,这种思想早在十年前就听一位海归讲过。他说:你可千万别把自己在美国呆过当回事,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别冒洋词,别说洋话,你要处处表现出和人家一样。当时读那篇文章,还以为作者是在搞黑色幽默,今天看来,这确实不失为经验之谈啊。

  涂博士的逝去令人深思。真不知道何时何日国人才能不再区分是否是海归,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从海外回国谋职的人们。想想大家都是华夏儿女,有什么鸿沟不能消除的呢?

 


  应知道痛在哪——从涂博士之死想到

  浙大讲师、博士涂序新,今年6月从美国芝加哥回国,因对评职称失望,从焦虑到抑郁,归国后三个月也就是9月17日凌晨,从浙大11层楼顶一跃而下,结束了32岁的生命。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个感觉是震惊,第二个感觉还是震惊。

  一、涂博士之死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伤痛

  涂序新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高中毕业保送入清华大学水利系,之后全奖学金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6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业内权威评价涂博士的学术潜力已部分得到了证明。用Googlescholar可以搜到他发表的6篇学术论文,其中3篇发在SCI核心期刊。涂的研究集中在岩土工程的计算方法和模型领域,这在国内大搞工程基建的背景下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美好似锦的前程在向他招手。

  笔者不想象一些文章那样,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无端地指责浙大什么内幕,猜测什么学术圈的“残酷、无信、无情”,自己想死,神都拉不住你,其实涂博士之死就是一个个案;笔者也不想象一些文章那样,揣测什么这位涂博士有什么别人不知、自己心理又难以担当的苦痛亦或隐情,那无异于对死者的亵渎。

  人已经死了,国家少了一位雄姿英发、才华横溢、前途未量的栋梁,20年寒窗毁于一旦,父母的希望,妻子的深爱,还有那未启蒙的无助的三岁爱女……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人死岂能复生,痛哉惜哉,悲哉哀哉,情何以堪?

  二、痛定思痛,我们应该知道到底痛在哪里

  抑郁这个词,已经听得太多,成为好多人表达自己目前心情不好的一种说词。抑郁持续时间过长、又无法排解,便形成抑郁症。从医学上讲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在西方被称为“蓝色隐忧”,主要表现为兴趣降低,情绪低落,过度悲观,思维迟缓,对身边的事情缺乏主动性,经常性的自责自罪,饮食和睡眠水平极差,总是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资料显示,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高达3%-5%,目前已有260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已经与发达国家统计结果相近,发病者尤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高压力忆、高竞争环境下的白领人士居多,更值得指出的是,那些社会、家庭担当沉重、心理压力过巨而不堪的高级知识分子发病率最高,他们常年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身心疾病、心理障碍已成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让人深感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地、市级以上的医院对抑郁症识别率不到20%,现有的抑郁症患者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

  我们看镜头前大家调侃崔永元的抑郁,崔永元有时也自我调侃。让我们简单解读一下崔永元的抑郁过程,相信再没有人笑得出来。为了办好《实话实说》,他没白天黑夜地查资料,和同事商量节目风格、策划话题、挑选嘉宾、与嘉宾交流、起草台词。录制现场他要根据现场情况见机行事,既要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还要顾及嘉宾和观众的情绪和现场气氛,精神极度紧张。他整夜地失眠,第二天起来头重如坠,极度疲惫,痛不欲生,苦苦挣扎,他无数次问自己“我还能坚持多久?活着太苦,不如一死了之。”

  涂博士已逝,我们只能从表面上谈笑风生、内心苦苦挣扎的小崔身上,去略略解读一下博士之痛,略略解读一下中国高级知识分子之痛。

  三、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懂得以后如何不再痛

  也许笔者孤陋寡闻,至今没有听到、没有看到国内对高级知识分子这方面情况的权威统计。笔者有一些知识分子朋友,他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就是深深地、时时地感觉情绪低落、兴趣索然,无端的苦恼忧伤和悲观绝望,大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一位大学副教授朋友是笔者挚友,我们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他经常说,在独处时经常出现幻觉,白天头晕、而且经常有痛的感觉,总是全身无力,失眠已是家常便饭,他也多次找医生,甚至为此到过省城,可诊断均为神经衰弱,吃了好多药也无济于事。他不是个内向的人,却总是被忧伤和绝望的情绪所包围,无法破解,难以自拔……

  行文到此,笔者愈感沉重。是呀,我们总是强调提高知识分子待遇,提高他们的工资,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尽量满足他们工作上的需求。但我们惟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他们精神上进行关爱,对他们由于重负而产生的心理上的缺失进行弥补,对他们最容易生产的心理疾病给予日常的关注和及时的发现……

  国内外研究表明,抑郁症正在向青年精英蔓延,在中国,青年精英们从小就承担了太多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期望,他们因为优秀而负重,因为出色而不堪。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特别是年轻的高级知识分子已经成了心理疾病的高危群体。

  在妻子和亲人眼中,涂序新博士自信、热情、宽厚、开朗、事业心强,无法把他和焦虑、抑郁联系在一起。可他的悲剧并非毫无征兆:如果在8月份,也就是涂博士开始产生焦虑,并开始服用药物帮助睡眠时得到关注,或者学校有一次这方面的例行检查,也许……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新闻讲的是一位留学与美国西北大学的博士涂公序新学成归来,在浙江大学任职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之后于公元2009年9月17日他采取了一种极端的办法抛开妻儿于不顾草草的结束了自己32岁的生命--跳楼。在他长达六页的遗书中留下以下的文字:“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看完此篇报道于我心有戚戚,更有种兔死狐悲的伤感。

  关于涂博士自杀的原因,我不知道,也不愿妄自猜测,只不过在某些论坛上很多网友的留言让人心寒。大抵是诸如“心理素质不行,以为自己是博士就了不起了”之类,还有人说涂博士在SCI上发表论文也有可能是垃圾等等。。。更有甚者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恕我不忍转述,我不明白他们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而说出这些话的,是为了肤浅的追求“个性”“与众不同”还是表现自己的“睿智”?反正一定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反观一个海外华人的论坛上却是一片唏嘘与愤慨,虽然也有偶有冷言冷语的说些酸溜溜的话语,想必也是心有所触所致,甚至有人心寒的说出“报销国家”的话语。我当然没有资格去批评谁,而且大家想说什么是他们的自由,不过我想他既然选择回国,浙大开给他的条件一定是他肯接受的吧,如果单纯的为了钱,说句不好听的话,那还回什么国啊。美国情况我不太了解,不过在英国哪怕顺便找个餐馆打工一个星期就比浙大给他一个月的还多了,而且他这样的申请移民的成功率也不是不可以的,如果真的为了那么一月几千大洋他有这个必要吗?那么是什么让他如此的想不开呢?

  在我留学的生涯中见过了太多太多千方百计想要留在英国的人,签证到期黑着的;假留学的;偷渡的;真假结婚的;谎报难民的;假称被迫害的;抛夫弃子跟有身份的人同居的也有。总之一句话就是形形色色的人为了一个目的而各显神通。虽然对于他们的想法我十分的反感,不过却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简单来说那就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国外的福利以及工资的确比国内高。

  钱是一个好东西啊,金钱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大家都说腻了吧。可我要说的有一种感觉叫做家,也许是中国人骨子里有对于家的依恋吧,所谓叶落归根。即便是在外边再怎么风光,可是内心对家的依恋还是难以割舍,特别是到了国外这样的情感更加严重起来。很多留学生对于外国人对中国任何一点不好的评价都会据理力争,哪怕明明知道对方说的有道理而且大家私下也都承认的事情。这样的情感很多在国内的同胞们可能是无法体会的,那是种维护自己的国家到了一种近乎于不讲理的地步。其实原因很简单,在走出国门之后,家就是大家心中最美好的地方,即使很多人放假回去以后开始抱怨国内不好的地方,可以一旦返校以后无可避免的有思念起来了。

  皋鱼有句名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想必涂博士也有此念吧。我不知道涂博士是为了回家照料父母还是为了报效祖国,可是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却是感触颇深。一个清华大学的水利水电和法学双料学士,又在美国西北大学拿到了岩土硕士与博士,并且在其本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这样一个人回国三个月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令人扼腕叹息。我对岩土这项专业是一窍不通,不过听网友说西北大学的这个专业在世界排名是前3的。也许是他生不逢时吧,如果他早十年出生结果一定是大不一样吧,虽然我也明白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至于说中国学术圈的风气如何,我也没有接触过,只不过道听途说的从很多新闻中看到了不少关于学术界相互抄袭的情况,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却听我的一个政经教授在课堂上讲过一件事情: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某厂为了宣传他们一个保健(恕我胆小,怕被人告而不透露,如果大家自己猜出来了,可不关我的事情。)而花钱换了一个副教授的头衔,为了封住各位教授们的嘴每年会让他们到一起去聚一下,临别之际还有张5千元的银行卡相奉送。我们可怜的教授们虽然想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怎奈衣食单薄于是……

 


  一个留学生眼中的涂博士之死

  曾几何时继中国男足以后,又一个词汇开始臭了街,那就是大师。真不知道这么多的大师怎么就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也不知道大师和小姐那个族群的人数更多一些。无论看什么节目,新闻总是无可避免的出现一批大师专家的。恭维人的话我们是最不吝啬的,我们可以称任何一个认识的人为大师,只要他不认是在骂街就行。可怜的涂博士如果他留在清华读博士只怕最少也会被强行的贯上一个专家的头衔了吧,没办法谁让他缺少了一个最重要的关系网呢。这年头那些狼们都被喜羊羊们给玩死了,何况只是一头狼呢?所以说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还是至理名言。

  的确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就这样抛下了老母妻女是有不妥之处,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个人一生所学到头来却无用武之地那是什么一种感受呢?而这种情况学历越高受到的打击也就越大,如他遗书上所说的“残酷、无信、无情”的环境,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事情的真相我们谁都说不清楚,不过按照他这样的心态来想一想,空有一身的抱负,却无立锥之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报国无门古来有之,这样的人在历史真的太多太多了。当然了他的压力还不止于此,家里的亲戚朋友怎么看呢?清华高材生,西北大学博士,到头来收入还不如很多普通的本科生。人可畏的地方不是说看不起你,而是把你辛辛苦苦数十年的努力践踏的一文不值,那就等于他一半的人生已经被完全否定了,那么他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呢?如果他能在浙大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估计他也不至于如此的,正如我上面说的,他的回国不是单纯的为了钱。他想忠孝两全,所以选择了浙大,而结果是两难全。

  我也归国在即了,并且从小就做梦有一天走上讲台,所以涂博士的死对我的触动非常的大。我没有他那样高的才华和学历,而且金钱对我来说只要能够养妻活儿也就足够了,至于买私家车这些事情我是没有考虑的,但是我会要求一个靠近双亲的能够发挥地空间,最少让我知道我还是有点用处的,虽然这可能也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而已。

  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可是往往有傲骨的人死的会比较快一些,与其苟延残喘的活不如痛痛快快死,大抵这些有傲骨的人是这样想的吧。如果他一个人的牺牲可以换回些什么也是值得的,只怕是不过增添了一些唏嘘而已。还好我没这样的傲骨,不然估计我就是跳了也不会有什么人来报道,那就太不值得了。

  海归博士自杀仅仅是“水土不服”?

  9月17日凌晨的事情。清华大学毕业生、美国西北大学博士、浙江大学教师涂序新,在回国三个月以后,长眠在中国的土地上。让人们特别难以接受的是他的死亡方式:从自己居住的大楼跳下(据《南方都市报》10月22日报道)。

  涂序新的死,当然会有他个人原因:可能是因为生性敏感,也可能因为一直在学校读书,是尚没有踏入社会的“半成品”,常人可以忍受的“压力”,在他那里就不堪重负,更有人认为,杭州高昂的房价逼死了涂序新。但是,涂序新事件尚未平息,湖南大学又有一海归博士归国一年后自杀,与涂序新不同,这位海归月收入过万,而长沙每平米四千多元的房价,与杭州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两件事情放在一起,不能不让人反思更多。事实上,在同学的眼里,涂序新性格宽厚、热爱生活而且对社会抱有理想,拥有人文关怀:涂序新拥有清华法律学士学位,在海外关注中国社会问题,参与知识分子社会责任之类的讨论。这样一个人会走上自杀之路,是否可以佐证:一个执着学术,天资聪颖又有社会关怀的人,是特别不适合在中国高校里生存的,是特别容易罹患抑郁之疾的?

  会有人问,既然中国大学官僚化严重,没有合理的评价体系,那为什么涂序新不换种工作?或者,他为什么不重回美国继续自己所钟爱的学术研究?此类问题,不能说全无意义,对于涂序新本人,如果早些时候有人如此指点迷津,可能不至于走上绝路。但是,事情还有另一更为根本的层面,即使涂序新不死,在大洋彼岸实现了幸福生活,其他有志于在国内高校谋生的学者,会不会依然苦苦挣扎在“残酷”的学术圈?让我们不要想像什么诺奖了,先让这些人能够心理健康,有足够的空间生活下去,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工作吧。

  所以,最需要改变的,并不是涂序新的脆弱,而是涂序新遗书中所说“现实:残酷、无信、无情”的国内学术圈,是现在高校的评价体系和运作规则,是已经丧失需要重新呼唤的大学灵魂。不妙的是,这些将一位优秀人才推向死地的因素,已经成为不少学界中人不予批判反而加以认可的“常识”。

  希望这些人的死亡是改变的开始。在涂序新们自杀的时候,朱清时先生主持的南方科技大学正在南中国运作,其教授治校、去行政化等等理念,似乎预示着一个安心学术、潜心研究的环境在未来有可能出现。虽然朱先生的教育理念在今天更像与风车作战的勇士,而且这个未来究竟有多遥远也不得而知,但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人们会对涂序新的死亡产生另外的理解:他纵身一跃,宣布了中国教育必须“改变”,虽然艰难,却是迫在眉睫。

 


  浙大海归博士涂序新跳楼之死,为何让人唏嘘?

  没有人知道,涂博士是怎么从3楼走到顶楼11层,然后纵身跃下的。这位32岁的海归,今年6月才从美国芝加哥市返回中国。回国之前,他的悲剧毫无征兆,似锦前程在等待着他。然而9月17日凌晨2点,在留下了6页遗书后,他走上了他所居住的浙大综合楼顶楼。就在跳楼前6天,他还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10月22日《华商报》)

  一个青年才俊选择这样极端的方式离开尘世,于他自己而言,也许是一种解脱,但留给他人的必然是绵绵心痛。尤其让人足堪痛惜的是,涂博士正值当打之年,从今天6月返国,到他弃世,不过3个月时间,在3个月究竟发生了多么惊心动魄的事情,导致他忍心抛开幼女奔向天国?我们不得而知。

  拘泥于信息的不完整,我们无法猜定涂博士的死因。报道称,跳楼疑与评职称有关,即,他的死可能和他提前知道了评选结果有关——或许他得知自己没有被评上副教授。尽管这只是猜测,并未得到证实,但我们无需讳言职称之恶,日前,中青报报道,职称已成中国之“累”,多数人赞成取消职称评审,调查发现,职称评审造成寻租、作假、腐败现象严重;名额分配中潜规则重重,拉关系等现象层出不穷。凡是洞悉现实语境中的人都知道,这些病灶绝非虚言。

  在职称原因之外,其实最该关注的是涂博士的遗书,而遗书中的几句话更让人心惊肉跳、感喟不已。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这几个字,可谓字字如刀,让人不寒而栗之余,备感悲哀。在大家的印象里,学术圈相对单纯,干净,人事斗争少,生存压力相对不大,由于都是学人,都是高智识阶层,彼此之间应该保持尊严,温文尔雅,再不济,也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不会那么赤裸裸,更不会撕破脸皮,穷凶极恶。由于大家素质较高,也很少存在坑蒙拐骗,所谓的“性、知识分子和谎言”之类的剧情,很难发生。

  但现实告诉我们,如今的学术圈已经不是当年的学术圈,或者说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学术圈,那种干净、单纯的学术圈只是一相情愿的幻觉而已。涂博士所感叹的残酷、无信和无情,想必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亲身体会的,非有切肤之痛,难有如此痛切的判断。事实上,就近年来,我们通过媒体公开报道的信息看,学术圈也早非净土了,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恶,几乎学术圈都有。学术不端,比如抄袭还算等而下之的,学术腐败也让人见怪不怪了,学霸林立,互相倾轧,骗取国家科研经费,欺世盗名。屡屡有人感叹,学术圈已异化成名利场,此话不假,看看一个个学人,为了一点名与利,不惜撕破脸皮打破头,就足以知道名利具有的杀伤力了。还有人感叹,学术圈只有利益,没有学术,不管此说是否夸张,但就我们的观感而言,确实失望。

  着名学者丁东谈到当今中国的学术生态环境,颇为激愤,他称,当今学术体制有如此基本特征:一是以官治学,权力本位。二是量化管理,这是以官治学的技术管理模式。三是设租寻租,权钱交易。这是以官治学的直接后果。四是压制创新,劣胜优汰。以胡萝卜为主,并不是不用杀威棒。当然,这只是丁东的一家之言,但我们不得不叹息,在许多时候,丁先生所总结的富有针对性和真实性。在这样的学术生态环境下,不谙世事的人确实很难适应,也难以很好地生存下去。

  总之,一个海归博士的非正常死亡,让人唏嘘不已,在唏嘘之余我们不能不关注一下当下的学术生态环境。不管涂博士的死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当下的学术生态环境都堪忧,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到了非整饬不可的地步了。

 


  涂博士之死之我见

  归博士涂序新因不满国内学术圈的“残酷、无信、无情”,在回国三个月时,自杀身亡于浙江大学。涂博士之死和另一个海归的死亡被大家看成是国内的黑暗逼死了他们。有人在网上说不应该做海归,我只想说一说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观点。

  我以为他们的死应该是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失败,也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开放脚步迈的大了,经济好转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则越来越空虚了。

  可以说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应该比五、六十年代的人幸福多了。他们赶上中国的自解放以来最好的时候,大兴教育,人人开始为了考大学而学习。不少七零年以后出生的人都是独生子女,加上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如此之快,许多家庭的生活也好起来,特别是常常是六个大人对着一个宝贝。这些宝贝们本来就是温室里的花朵了,再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捧在手心里的疼爱,他们哪里能够经历风雨。学校里只教书本的东西,没有什么道德教育。在家里他们个个都是小霸王,他们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和拿来主义,没有给予和回溃之心。

  是谁之错。我以为先应该是父母之错,养孩子不光是疼,还要教他们。我有两个孩子,我发现他们的自私自利之心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是随着他们的成长而慢慢地从大人和旁边的人们身上学来的。像我的孩子,他们可以为一个吃的东西争谁吃多与少。为此,我常常教育他们要与大家一起分享好吃的东西。现在,在我的教育之下,他们已经不太在为吃的东西争了。但是做为父母如果没有及时去管这件事情,他们将来也只能是越来越自私。有一次,有个小朋友来家里和我儿子玩,我让儿子给小朋友拿冰激凌吃。我没有听到他问他的朋友,他自己拿来冰激凌就吃了起来。我当时就问儿子,你怎么没有问人家要不要吃。他竟告诉我:他的朋友不要吃。我说:我根本没有听到你问他,就说人家不要吃?我的儿子这时告诉我:我到他家里时,他也不给我吃。所以,我也不给他吃。我忙告诉儿子这样做是不对的,他没有给你吃,或许,他的父母有规定,在父母不在的时候不许给别人吃东西。但我希望你在自己家里,有小朋友来时,你有好吃的东西,就应该问一问人家要不要吃,而不是自己在吃。这是非常自私的行为。经过几次说他,现在他都会想着别人了,有朋友来家时,也会主动去问人家了。其实,事情虽然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越来越自私的。

  还有就是怎样教孩子们为人处事。八十后,九十后和一些七十后几乎都是独生子。在家里就形成了我独尊的心理,家长都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只知道学分,在班里是第几名。而让孩子学习尊老爱幼的美德没有了,孩子上学是家长背书包,什么是都是先帮孩子想到。但孩子们则是一点不会体谅家长的辛苦,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再有就是学校教育的错。没有人注意孩子们的心理教育,他们每天在学校里面对的就是分数和名次。加上国内的教育风气,教师都忙着给学生们开小灶,挣外块。谁管你孩子的道德教育。

  说真的,现在许多的拥有高学历的人,他们的智商高,情商非常的低。也就是他们的心胸不宽广,凡事必须争出个高低来。也就会为一点小事去自杀。曾看到一个报道,一个大学生仅仅因为在学校住的条件不好,和母亲堵气,跳楼了。所以,我们大家真不能够简单地把涂博士之死说成是不能够做海归,我们不知道他在美国怎样,但他竟然能够回去工作,就说明国内给他的待遇比美国的强。否则,他就不会做海归了。我不能够断定他是爱国而回国的,如果那样他真不会跳下去了。

  我以为如按佛教里讲的,每个人要关照自己的心,先看看自己做的如何,不是去挑别人的毛病。涂博士的死我认为和他本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如果他没有把自己在国外的文凭看的太重,没有把海归当成高人一等的心理,没有将回国就是应该什么都有拥有的想法。他就不会有这个让天下人伤心的举动了。他毕竟年纪才三十多岁,刚回来三个月,他怎样得有些时间来重新了解国内的情况。说到底他就是自私,如果他能够稍稍想一想父母,妻子和女儿,想一想自己的责任,他就会快乐地活下去。

  在国外的许多人都说国内这样不好那样不好,但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们都在国内,你们把国内说的如此黑暗,请问他们在国内都好吗?如果不好,你在美国能够安心地生活吗?

不够精彩?再来一篇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关于我们 | 营销合作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服务协议 | 投稿须知 | 问题反馈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9032638号-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作文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zuowe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